中科院山西煤化所709组-合同制研究人员-研究助理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公司规模:500-10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新能源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16-10-15
- 工作地点:太原
- 招聘人数:2人
- 工作经验:1年经验
- 学历要求:大专
- 语言要求:普通话 熟练 英语 良好
- 职位月薪:2000-2999/月
- 职位类别:科研人员
职位描述
职位描述:
一、超级电容器方向
1.人数1人。
2.岗位职责:
2.1电极浆料、极片制备,器件集成封装;
2.2超级电容器测试,分析测试报告撰写;
2.3 设备改进、工艺优化调整。
3.岗位要求:
3.1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领悟和沟通能力,无不良嗜好;
3.2大专及以上文凭,材料、化工、化学、机械类专业;
3.3具备一定写作能力,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二、生物质炭材料方向
1.人数1人。
2.岗位职责:
2.1生物质材料预处理、生物质材料炭化;
2.2炭材料测试,分析测试报告撰写;
2.3 设备改进、工艺优化调整。
3.岗位要求:
3.1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领悟和沟通能力,无不良嗜好;
3.2大专及以上文凭,材料、化工、化学、机械类专业;
3.3具备一定写作能力,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三、.待遇:
试用期内1500-2000元/月,试用期满(3个月)后根据工作能力表现进行调整。
专业要求:化工、材料、机电等相关专业
有意者请:在线填写简历并申请职位(http://graphene.sxicc.ac.cn/job/)(请在课题组网站注册个人账户,并填写简历申请职位;或应聘超级电容器开发,发送简历至苏老师:sufangyuan@sxicc.ac.cn;应聘生物质炭材料研发,发送简历至孙老师:sunguohua_1@sxicc.ac.cn)简历命名格式:姓名+毕业学校+学历+专业,初选合格者将电话或E-mail通知本人参加面试。
简历投递时间:2015年10月27日——2015年11月15日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中科院煤化所709组(030001)
应聘人员请与我们联系:
单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
电话:0351-4049061
网址:煤化所www.sxicc.ac.cn;课题组http://graphene.sxicc.ac.cn/
举报
分享
一、超级电容器方向
1.人数1人。
2.岗位职责:
2.1电极浆料、极片制备,器件集成封装;
2.2超级电容器测试,分析测试报告撰写;
2.3 设备改进、工艺优化调整。
3.岗位要求:
3.1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领悟和沟通能力,无不良嗜好;
3.2大专及以上文凭,材料、化工、化学、机械类专业;
3.3具备一定写作能力,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二、生物质炭材料方向
1.人数1人。
2.岗位职责:
2.1生物质材料预处理、生物质材料炭化;
2.2炭材料测试,分析测试报告撰写;
2.3 设备改进、工艺优化调整。
3.岗位要求:
3.1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领悟和沟通能力,无不良嗜好;
3.2大专及以上文凭,材料、化工、化学、机械类专业;
3.3具备一定写作能力,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三、.待遇:
试用期内1500-2000元/月,试用期满(3个月)后根据工作能力表现进行调整。
专业要求:化工、材料、机电等相关专业
有意者请:在线填写简历并申请职位(http://graphene.sxicc.ac.cn/job/)(请在课题组网站注册个人账户,并填写简历申请职位;或应聘超级电容器开发,发送简历至苏老师:sufangyuan@sxicc.ac.cn;应聘生物质炭材料研发,发送简历至孙老师:sunguohua_1@sxicc.ac.cn)简历命名格式:姓名+毕业学校+学历+专业,初选合格者将电话或E-mail通知本人参加面试。
简历投递时间:2015年10月27日——2015年11月15日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中科院煤化所709组(030001)
应聘人员请与我们联系:
单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
电话:0351-4049061
网址:煤化所www.sxicc.ac.cn;课题组http://graphene.sxicc.ac.cn/
职能类别: 科研人员
关键字: 研发助理
公司介绍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连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挂牌成立。1961年,煤炭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并开始向太原搬迁。1978年9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并沿用至今。
建所以来,山西煤化所以满足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防安全的战略性重大科技需求为使命,以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和重点突破制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材料瓶颈为目标,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炭材料制备与应用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逐渐由一个只有64人的实验室,发展壮大为从基础研究到工艺过程开发直至产业化的体系较为完备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研究所。截至2014年底,全所在职职工565人,其中科技人员444人,中科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 2 人,“百人计划”13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9人。
目前,山西煤化所拥有太原桃南园区、小店中试基地、扬州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与潞安集团共同申报组建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研发区域(中心);拥有包括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山西煤化工技术国际研发中心在内的4个***研发单元; 中科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两个院、省级研发单元和应用催化与绿色化工实验室所级研发单元。全所设有战略研究与工程咨询、化工过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以及文献网络中心等5大支撑系统。已取得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山西煤化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博士生导师36人,硕士生导师98人,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11个二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3个全日制专业硕士授权点及1个化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学研究生31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6人,硕士研究生143人。
山西煤化所主办有《燃料化学学报》和《新型炭材料》等学术刊物,均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其中,《燃料化学学报》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 COMPENDEX)等收录并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新型炭材料》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数据库(SCI-E)、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 COMPENDEX)等收录并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New Carbon Materials)。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数据,《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为1.259;根据JCR(SCI的《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数据,《新型炭材料》2013年期刊影响因子为1.308,2013年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两刊均连续两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山西煤化所将以人才队伍优化为核心,以重大项目实施为牵引,以对外合作交流为窗口,以创新平台建设为保障,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积极发挥国立科研机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加快现代化研究所建设步伐。
山西煤化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杰出成就奖以及省部级成果奖180多项,国家授权专利570多项。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连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挂牌成立。1961年,煤炭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并开始向太原搬迁。1978年9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并沿用至今。
建所以来,山西煤化所以满足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防安全的战略性重大科技需求为使命,以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和重点突破制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材料瓶颈为目标,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炭材料制备与应用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逐渐由一个只有64人的实验室,发展壮大为从基础研究到工艺过程开发直至产业化的体系较为完备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研究所。截至2014年底,全所在职职工565人,其中科技人员444人,中科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 2 人,“百人计划”13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9人。
目前,山西煤化所拥有太原桃南园区、小店中试基地、扬州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与潞安集团共同申报组建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研发区域(中心);拥有包括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山西煤化工技术国际研发中心在内的4个***研发单元; 中科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两个院、省级研发单元和应用催化与绿色化工实验室所级研发单元。全所设有战略研究与工程咨询、化工过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以及文献网络中心等5大支撑系统。已取得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山西煤化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博士生导师36人,硕士生导师98人,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11个二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3个全日制专业硕士授权点及1个化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学研究生31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6人,硕士研究生143人。
山西煤化所主办有《燃料化学学报》和《新型炭材料》等学术刊物,均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其中,《燃料化学学报》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 COMPENDEX)等收录并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新型炭材料》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数据库(SCI-E)、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 COMPENDEX)等收录并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New Carbon Materials)。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数据,《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为1.259;根据JCR(SCI的《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数据,《新型炭材料》2013年期刊影响因子为1.308,2013年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两刊均连续两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山西煤化所将以人才队伍优化为核心,以重大项目实施为牵引,以对外合作交流为窗口,以创新平台建设为保障,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积极发挥国立科研机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加快现代化研究所建设步伐。
山西煤化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杰出成就奖以及省部级成果奖180多项,国家授权专利570多项。
联系方式
- Email:sufangyuan@sxicc.ac.cn
- 公司地址:上班地址:桃园南路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