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主管 (职位编号:070)
上海田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公司规模:50-150人
- 公司性质:民营公司
- 公司行业:建筑/建材/工程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17-04-25
- 工作地点:上海-杨浦区
- 招聘人数:1人
- 工作经验:5-7年经验
- 学历要求:本科
- 职位月薪:0.8-1万/月
- 职位类别:人事主管
职位描述
职位描述:
1. 参与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建议和信息支持;
2. 全面负责人力资源部全体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合理分工和配置人员,做到人尽其 才,各尽其能,负责督导和分配所属人员的各项工作;3. 根据各部门人员需求情况,提出内部人员调配方案(包括人员内部的调入和调出), 并负责制定招聘计划、招聘程序,进行初步的面试和筛选;4. 负责公司所有员工人事档案的建立、保存,做好各类人力资源状况的统计、分析、 预测、调整、查询和人才库建立等工作; 5. 与员工进行积极沟通,做好各部门间的人员协调工作,促进人员的优化配置; 6. 负责公司全体员工的考勤管理; 7. 负责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包括低端、中端、高端), 并进行培训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8. 根据公司的绩效考核规章制度,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并对各部门绩效考核评价过程 进行监督与控制,及时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使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化; 9. 负责拟定下属职员的岗位职责,经批准后负责其岗位职责的实施与监督; 10. 根据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下属的工作业绩; 11. 负责拟定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福利制度,经批准后负责对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12. 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障福利; 13. 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举报
分享
1. 参与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建议和信息支持;
2. 全面负责人力资源部全体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合理分工和配置人员,做到人尽其 才,各尽其能,负责督导和分配所属人员的各项工作;3. 根据各部门人员需求情况,提出内部人员调配方案(包括人员内部的调入和调出), 并负责制定招聘计划、招聘程序,进行初步的面试和筛选;4. 负责公司所有员工人事档案的建立、保存,做好各类人力资源状况的统计、分析、 预测、调整、查询和人才库建立等工作; 5. 与员工进行积极沟通,做好各部门间的人员协调工作,促进人员的优化配置; 6. 负责公司全体员工的考勤管理; 7. 负责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包括低端、中端、高端), 并进行培训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8. 根据公司的绩效考核规章制度,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并对各部门绩效考核评价过程 进行监督与控制,及时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使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化; 9. 负责拟定下属职员的岗位职责,经批准后负责其岗位职责的实施与监督; 10. 根据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下属的工作业绩; 11. 负责拟定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福利制度,经批准后负责对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12. 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障福利; 13. 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职能类别: 人事主管
关键字: 人事考核
公司介绍
筑+母公司筑加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4号注册于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缴注册资本金1000万。由199位泛建筑、泛地产、泛环保资深人士共同出资组建,在泛建筑、泛地产、泛环保领域孵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成熟的孵化管理体系;
而筑+作为上海市杨浦区依托于同济大学校友会资源而成长起来的众创空间,在孵化创新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以上海为依托的华东乃至华南地区拥有了丰富的产业链资源。筑+借助于分布在全国、全球的36万同济大学校友会资源和其自身的199位股东在泛建筑、泛地产、泛环保领域的管理经验和资源,经过近2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孵化成绩。于2016年3月通过杨浦区众创空间促进会认定,成为第一批会员企业;于2016年8月获上海市级众创空间;于2016年12月获上海市级青年中心等荣誉称号。截止2017年3月份,筑+众创空间服务企业超200家,入驻企业46家,入驻项目38家,主要入驻企业有依托同济大学在泛建筑、泛地产、泛环保等产业链的知名影响力而集聚的企业。
筑+众创空间按“产业链资源导入+股权投资+销售渠道搭建”的运营方式,打造中国泛建筑、泛地产、泛环保领域最专业级的众创空间。筑+经历两年的发展,在大建筑产业的细分领域中,以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即CIM)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即BIM)技术作为突破口,已经成功打造成为中国建筑信息模技术集群化的孵化服务平台。为基于BIM技术创新创业的企业,提供包括软件开发基础数据平台支持、风险投资、市场推广、政策扶持和国内外交流等全方位的孵化服务。
BIM是建筑业的大数据,是建筑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我国建筑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8000万之多,中国建筑产业链对BIM技术的需求空间巨大。BIM技术的价值体现在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中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
筑+依托同济大学在建筑产业链的独特资源优势,发挥鲁班软件、EaBIM等筑+企业级股东的资源,打造中国建筑BIM技术生态圈,为大企业建生态、为小企业找生态,帮助大、中、小企业实现在同一生态圈中的共生与共赢,实现协同发展。
而筑+作为上海市杨浦区依托于同济大学校友会资源而成长起来的众创空间,在孵化创新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以上海为依托的华东乃至华南地区拥有了丰富的产业链资源。筑+借助于分布在全国、全球的36万同济大学校友会资源和其自身的199位股东在泛建筑、泛地产、泛环保领域的管理经验和资源,经过近2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孵化成绩。于2016年3月通过杨浦区众创空间促进会认定,成为第一批会员企业;于2016年8月获上海市级众创空间;于2016年12月获上海市级青年中心等荣誉称号。截止2017年3月份,筑+众创空间服务企业超200家,入驻企业46家,入驻项目38家,主要入驻企业有依托同济大学在泛建筑、泛地产、泛环保等产业链的知名影响力而集聚的企业。
筑+众创空间按“产业链资源导入+股权投资+销售渠道搭建”的运营方式,打造中国泛建筑、泛地产、泛环保领域最专业级的众创空间。筑+经历两年的发展,在大建筑产业的细分领域中,以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即CIM)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即BIM)技术作为突破口,已经成功打造成为中国建筑信息模技术集群化的孵化服务平台。为基于BIM技术创新创业的企业,提供包括软件开发基础数据平台支持、风险投资、市场推广、政策扶持和国内外交流等全方位的孵化服务。
BIM是建筑业的大数据,是建筑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我国建筑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8000万之多,中国建筑产业链对BIM技术的需求空间巨大。BIM技术的价值体现在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中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
筑+依托同济大学在建筑产业链的独特资源优势,发挥鲁班软件、EaBIM等筑+企业级股东的资源,打造中国建筑BIM技术生态圈,为大企业建生态、为小企业找生态,帮助大、中、小企业实现在同一生态圈中的共生与共赢,实现协同发展。
联系方式
- 公司地址:上班地址:国康路100号上海国际设计中心西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