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立课题组研究助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 公司规模:500-10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学术/科研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16-12-16
- 工作地点:上海-浦东新区
- 招聘人数:若干人
- 学历要求:本科
- 语言要求:英语 熟练
- 职位月薪:5000-7000/月
- 职位类别:科研人员
职位描述
职位描述:
谭立课题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http://www.ircbc.cn/team.php?id=180),研究方向为新一代高效高选择的小分子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评估及其作为蛋白功能探针或靶向药物的应用。
作为新成立的课题组,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最前沿的药物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研究手段,发表高水平的基础研究论文并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转化,同时为科研界与工业界培养一流研发人才。
我们热诚邀请有志之士与我们并肩奋斗,共同发展,协手打造你我的未来。
本课题组现有如下岗位开放:
研究助理(1名)
1)具有有机化学相关专业背景,本科以上学历,有一年以上有机合成或药物化学工作经验者优先;
2)掌握现代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及方法,精通各种有机化学分离纯化手段,熟悉有机化学分析方法和各种图谱的解析,能够查阅英文专业文献;
3)善于沟通和交流,有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岗位待遇:
提供与学历和经验相匹配的有竞争力的待遇。具有博士学历者享受中国科学院事业编制,博士后享受中国科学院博士后特定待遇。入组后,依据工作业绩,为候选人定制学习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规划,提升奖金和房租补贴以及分配事业编制。具体待遇条件面议。
工作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秋月路26号(矽岸国际园区,广兰路地铁站附近)。
开始工作时间:2017年2月6日或之后。
有意者请将各自学习研究经历的简历发送至tanli@sioc.ac.cn,并在标题中注明申请职位,谢谢。
举报
分享
谭立课题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http://www.ircbc.cn/team.php?id=180),研究方向为新一代高效高选择的小分子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评估及其作为蛋白功能探针或靶向药物的应用。
作为新成立的课题组,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最前沿的药物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研究手段,发表高水平的基础研究论文并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转化,同时为科研界与工业界培养一流研发人才。
我们热诚邀请有志之士与我们并肩奋斗,共同发展,协手打造你我的未来。
本课题组现有如下岗位开放:
研究助理(1名)
1)具有有机化学相关专业背景,本科以上学历,有一年以上有机合成或药物化学工作经验者优先;
2)掌握现代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及方法,精通各种有机化学分离纯化手段,熟悉有机化学分析方法和各种图谱的解析,能够查阅英文专业文献;
3)善于沟通和交流,有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岗位待遇:
提供与学历和经验相匹配的有竞争力的待遇。具有博士学历者享受中国科学院事业编制,博士后享受中国科学院博士后特定待遇。入组后,依据工作业绩,为候选人定制学习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规划,提升奖金和房租补贴以及分配事业编制。具体待遇条件面议。
工作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秋月路26号(矽岸国际园区,广兰路地铁站附近)。
开始工作时间:2017年2月6日或之后。
有意者请将各自学习研究经历的简历发送至tanli@sioc.ac.cn,并在标题中注明申请职位,谢谢。
职能类别: 科研人员
关键字: 有机合成 药物化学
公司介绍
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将以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为主要研究对象,集中各学科的优势开展深入的研究。以期在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做出国际领先的成果,同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的新药研究提供创新结构的新药先导化合物和筛选靶点,促进我国创新药物领域的发展。并达到以下目标:
1.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包括一支世界一流的从事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和药物化学研究的人才队伍。
2.系统地研究非细胞凋亡的细胞死亡的机理和相关的生理作用,了解化学干扰造成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信号网络,发展化学手段调控炎症分子机理的新方法,发展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的新模式。每年在Cell, Nature, Science, PNAS 等杂志上发表10-30篇高水平的科学论文。
3.发现干扰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肿瘤的小分子化合物,与制药公司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1.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包括一支世界一流的从事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和药物化学研究的人才队伍。
2.系统地研究非细胞凋亡的细胞死亡的机理和相关的生理作用,了解化学干扰造成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信号网络,发展化学手段调控炎症分子机理的新方法,发展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的新模式。每年在Cell, Nature, Science, PNAS 等杂志上发表10-30篇高水平的科学论文。
3.发现干扰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肿瘤的小分子化合物,与制药公司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联系方式
- Email:wangpengyue@sioc.ac.cn
- 公司地址:地址:span海科路100号13号楼
- 联系人:王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