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动物及动物药材研究人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 公司规模:少于5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学术/科研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15-03-26
- 工作地点:北京-东城区
- 招聘人数:若干
- 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
- 学历要求:本科
- 职位月薪:面议
- 职位类别: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职位描述
一、招聘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5年应届毕业生(委托培养除外),海外留学人员,男女不限。
二、招聘岗位基本要求
(一)本科毕业生要求毕业院校为“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
(二)硕士毕业生要求本科毕业院校为“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三)博士毕业生要求发表SCI文章,IF点数大于4;
(四)符合本中心的发展方向,有一技之长者。
三、岗位要求
1.硕士及以上学历;成绩或素质优秀的,本科学历亦可;
2.动物分类学、动物养殖学、动物疾病防治、动物营养学、分子生
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专业;
3.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
4.具有动物资源、动物养殖研究开发经验者优先。
四、岗位职责
1.跟踪药用动物资源发展动态;
2.药用动物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3.药用动物GAP基地建设;
4.动物药材鉴别研究。
凡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请于2015年4月15日前,将个人简历、发表文章原文(注明影响因子)、在校学习成绩单以及所有有效证明材料扫描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邮箱:xinxingdong2011@sina.com。邮件主题请设置为“最终学位+姓名+简历”,例如“硕士王红简历”。
联系地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邮政编码:100700)。
联系人:杨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010-64014411-2955
我中心将对通过初步筛选的人员进行面试,面试时间另行通知,面试时请携带有关证书复印件,所有资料恕不退还。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5年应届毕业生(委托培养除外),海外留学人员,男女不限。
二、招聘岗位基本要求
(一)本科毕业生要求毕业院校为“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
(二)硕士毕业生要求本科毕业院校为“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三)博士毕业生要求发表SCI文章,IF点数大于4;
(四)符合本中心的发展方向,有一技之长者。
三、岗位要求
1.硕士及以上学历;成绩或素质优秀的,本科学历亦可;
2.动物分类学、动物养殖学、动物疾病防治、动物营养学、分子生
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专业;
3.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
4.具有动物资源、动物养殖研究开发经验者优先。
四、岗位职责
1.跟踪药用动物资源发展动态;
2.药用动物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3.药用动物GAP基地建设;
4.动物药材鉴别研究。
凡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请于2015年4月15日前,将个人简历、发表文章原文(注明影响因子)、在校学习成绩单以及所有有效证明材料扫描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邮箱:xinxingdong2011@sina.com。邮件主题请设置为“最终学位+姓名+简历”,例如“硕士王红简历”。
联系地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邮政编码:100700)。
联系人:杨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010-64014411-2955
我中心将对通过初步筛选的人员进行面试,面试时间另行通知,面试时请携带有关证书复印件,所有资料恕不退还。
公司介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是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学科优势为基础,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建成的国家级中药资源研究和实践的平台。主要职责是全面承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开展中药资源基础和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进行中药资源的动态监测及生产适宜性区划,承担国家中药新药开发的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估。
中心的“中药资源创新团队”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是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依托单位,是中国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专业委员会6个专业学会,及全国中药种子种苗标准委员会和SO/TC249/WG1的挂靠单位。目前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子生药学(培育)、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3个重点学科。在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功能基因研究、中药分子鉴定、中药资源区划及遥感监测、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土壤微生态综合修复治理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中心的“中药资源创新团队”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是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依托单位,是中国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专业委员会6个专业学会,及全国中药种子种苗标准委员会和SO/TC249/WG1的挂靠单位。目前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子生药学(培育)、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3个重点学科。在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功能基因研究、中药分子鉴定、中药资源区划及遥感监测、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土壤微生态综合修复治理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联系方式
-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邮政编码:1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