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反应器模拟及设计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公司规模:1000-50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学术/科研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20-09-07
- 工作地点:北京-海淀区
- 招聘人数:2人
- 工作经验:无需经验
- 学历要求:博士
- 语言要求:英语熟练
- 职位月薪:1-1.5万/月
- 职位类别:化工实验室研究员/技术员
职位描述
1 研究领域及方向
1) 具体研究领域:石油加工过程装备、石油加工过程强化
2) 拟从事的研究方向:催化裂解提升管反应器设计开发、与反应器相匹配的工艺开发
2 博士后岗位要求:
1) 年龄不超过3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 具备良好的反应器设计、石油加工、化学工程功底;
3) 熟练掌握英语,有良好的英文阅读、交流以及写作能力;
4) 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5) 符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后管理规定中的其他条件。
3 岗位待遇
1) 按北京市社会保险的政策规定办理失业、医疗、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2) 按照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后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3) 优秀者面谈,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4 应聘材料
1) 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研究背景,发表论文、获奖情况等详细材料);
2) 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本科及以上);
3) 发表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4) 初审合格者,将通知参加面试。
5 联系方式
请有意应聘者将简历、代表性论文、求职信(说明应聘该岗位的原因及个人考虑)等发至huiwang@ipe.ac.cn,联系人:王老师。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博士后”。通过初选者将安排面试,未通过初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职能类别:化工实验室研究员/技术员
公司介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50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2001年更为现名。
在国家“十二五”时期和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实施过程中,过程工程所进一步明确“引领过程工程科学前沿,支撑过程工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目标,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针对当前制约过程工程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并实施“一三五”战略规划和科技布局:“一个定位”是定位于大规模资源转化利用及替代的绿色过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突破过程工程的共性理论、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及系统集成,建立资源高效转化或替代的过程工程研究平台,为国家过程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着力实现的“三项突破”是多尺度放大调控及其重大应用、矿产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利用技术、生物过程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部署的“五大方向”是煤热解及油气综合利用、生物过程强化与集成、绿色化工及污染控制技术、非常规介质催化与过程节能、功能材料化工及太阳能利用。围绕重大突破和产出,探索适应过程工程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出了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完善成果转化链两项重大改革举措,形成符合过程工程学科发展规律的科研创新体系。
过程工程所现有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过程工程研发中心、生物质研究中心、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过程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太阳能研究中心、过程工程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中国颗粒学会及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过程工程所,所内主办《过程工程学报》、PARTICUOLOGY(颗粒学报)和《计算机与应用化学》三个学术期刊。
在国家“十二五”时期和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实施过程中,过程工程所进一步明确“引领过程工程科学前沿,支撑过程工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目标,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针对当前制约过程工程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并实施“一三五”战略规划和科技布局:“一个定位”是定位于大规模资源转化利用及替代的绿色过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突破过程工程的共性理论、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及系统集成,建立资源高效转化或替代的过程工程研究平台,为国家过程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着力实现的“三项突破”是多尺度放大调控及其重大应用、矿产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利用技术、生物过程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部署的“五大方向”是煤热解及油气综合利用、生物过程强化与集成、绿色化工及污染控制技术、非常规介质催化与过程节能、功能材料化工及太阳能利用。围绕重大突破和产出,探索适应过程工程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出了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完善成果转化链两项重大改革举措,形成符合过程工程学科发展规律的科研创新体系。
过程工程所现有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过程工程研发中心、生物质研究中心、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过程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太阳能研究中心、过程工程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中国颗粒学会及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过程工程所,所内主办《过程工程学报》、PARTICUOLOGY(颗粒学报)和《计算机与应用化学》三个学术期刊。
联系方式
- Email:zhaoqiu@ipe.ac.cn
- 公司地址:地址:span中关村北二条1号